首页  >  志愿填报 >  院校大全  > 

温馨提示

网页暂不支持该功能,请打开报考大学APP,使用该功能

学校概况

  • 湖北
    所在省份
  • 武汉市
    所在城市
  • 2003
    创建时间
  • 12890
    学生人数
  • 0
    硕士点
  • 0
    博士点
  • 民办
    办学
  • 35:65
    男女比例
学校电话:027-81299766 学校官网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 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公益办学 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先后投入20余亿元建设新校园,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已累计资助1.62亿元。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  
显示全部
  历史沿革 武汉学院前身是2003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2012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公益办学 学校由武汉一丹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举办,非营利性公益办学。学校举办人陈一丹是腾讯公司主要创始人之一,投资办学不求回报。先后投入20余亿元建设新校园,收取的学费全部用于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2016年设立湖北一丹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持续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已累计资助1.62亿元。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校每年配套设有奖学金,社会捐赠设立陈一丹奖教奖学金,还设有松海奖、华置奖、腾讯奖、致同奖等奖学金,2019年以来累计发放奖助学金6324.74万元。
  
  校园建设 学校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黄家湖大道333号,两面环湖,拥有帆船教育基地,毗邻军运村,地铁8号线直达学校东门。中国建筑设计大师何镜堂院士领衔校园规划设计,建筑楼群与黄家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机融合,校园空间布局开放多样,风格独特,气势恢宏。陈一丹伉俪图书馆、马化腾教学楼、企鹅广场、知己教学楼、晨晔实验楼、弘励实验楼等捐赠冠名建筑,凸显与社会公益力量的紧密联系。
  
  学科专业 学校目前设有会计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等8院1部。现有招生本科专业33个,涵盖8个学科门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传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优势学科办学基因,彰显优势;工学(信息科技)类专业蕴含腾讯元素,形成特色;文学、艺术学、教育学、 理学类专业与优势特色专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2015年转设以来,获批全国高校首个供应链管理和首批跨境电子商务2个目录外本科专业,其中供应链管理被教育部教指委批准为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获批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4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7项,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项目2项,省级教育教学类研究项目35项。
  办学条件 学校自有专任教师412人,符合折算专任教师要求的外聘教师291人(含部队院校自主择业、公办高校退休受聘学校的全职教师55人)。在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2人,占34.46%,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394人,占95.63%,36~55岁教师249人,占60.44%,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教师148人,占35.92%。学校占地964.53亩,校舍建筑34.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584.47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45.87万册,校园网出口宽带21.5G,校内实验实训室76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2个。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生折合数1289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2079人。学校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腾讯、华为、京东、中软国际、大楚网等知名企业合作办学,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英国专业协会合作,实施“学历证书+职业(执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开设会计学、财务管理、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的特色班,2016年以来获准在一本招生(湖北省民办高校唯一);长江商学院面向全校师生免费开设长江公益大讲堂,定期邀请知名企业家、专家学者到校讲座;落户我校的腾讯众创空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促进创新创业。2019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文体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746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立项30项、省级立项90项。
  
  
  科学研究 2019年以来,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122项、横向科研项目75项,其中省哲社重大项目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4项;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题获评良好。发表SCI、SSCI、EI及核心期刊论文91篇,出版教材专著44部,获批国家专利17件,软件著作权40项。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5个,获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1项、市委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
  国际合作 学校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合作开办会计学ACA特色班;与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财务管理CIMA特色班。与英国剑桥大学、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学校全额资助出国(境)交流学生131名;出国(境)深造学生158名,81%进入世界200强大学。剑桥大学为我校学生开设剑桥名师在线讲堂、全球素养教育在线工坊。学校获准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现有哈萨克斯坦、埃塞俄比亚等8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94人。
  
  
  社会声誉学校2019年以来获得社会捐赠9950.24万元。生源质量和就业率居湖北省同类院校前列,2021年首选物理、历史科目的平行志愿投档线在湖北省同类高校中分列第3、第4位;2019届以来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5.52%、79.09%、89.6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报告显示,毕业生、家长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总体满意度均在90%以上。近三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长江日报》等主流媒体刊登学校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相关报道364次。2020年软科民办高校全国排名第6位,2021年艾瑞深校友会民办高校全国排名并列第3位。
  (数据截止:2022 年1月31日) 收起

院校分数线

显示全部院校分数线

院校设置

财会系

      一、总体概况
      财会系是武汉学院最大的系部,现有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和财政等四个教研室,专任教师近5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5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财政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学
      专科专业:会计
      三、教学特色
      依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财政学和会计学)的专业优势和师资力量,围绕教书育人这一中心,财会系狠抓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几年努力探索,在教、学、研各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所打造的“五个一工程”,即“一套品牌教材、一批教学名师、一门精品课程、一批有特色的实习基地、一个有影响的会计学会”,已初显成效。
      2012年财会系正式开设“会计学专业国际注册会计师ACA方向实验班”,培养国际性、精英型、能够直接进入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公司与机构施展才华的高级会计与管理人才。本项目属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与英国皇家特许英格兰及威尔士注册会计师协会授权认证的ACA教育机构IAS英中联合国际技术培训中心的合作项目,采用“学历+国际职业资格证书”的培养方式,即“ACA课程体系”、“双语教学”和“多证书”。英国皇家特许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 in England and Wales,简称ICAEW),协会会员被授予“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Chartered Accountant,简称ACA)的称号。
      法律系
      一、总体概况
      法律系的法学专业是我院三大支柱专业之一,它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政法专业综合优势为依托,结合我院自身专业特点而建设。法律系现有理论法学、民商法和公法等三个教研室,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专任教师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博士3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法学
      专科专业:法律事务
      三、教学特色
      围绕“法学本科应用型人才融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法律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三大特色:一是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特色,即以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设计了“16门核心主干课+配套独立实践课程+3门素质能力课”的专业教学计划;二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特色,即创新性地设计了以法律教学逻辑节点为核心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融合式教学法”;三是实践教学的特色,强化实践教学,设计了与16门核心主干课程相配套的选修课程板块。
      经济贸易系
      一、总体概况
      经济系始建于2004年,于2014年更名为经济贸易系现有物流管理、国际贸易和酒店管理等三个教研室,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博士12人,硕士14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酒店管理
      专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教学特色
      经济贸易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培养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所需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设有国际贸易实验室、物流实验室、企业资源计划(ERP)实训平台、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和办公自动化实训平台等。物流管理专业为湖北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工商管理系
      一、总体概况
      工商管理系现有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与资源管理等四个教研室,建立了ERP应用技术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投资项目分析实验室和专业技能实训室等实践性教学平台。现有专任教师38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6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专科专业: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
      三、教学特色
      建系以来,工商管理系针对自身专业特点,积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三课互补、三法并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的教学模式。“三课”指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三法”指案例模拟法、实验求证法和技能演练法,三法对应于三课,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形成一个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的完整教学体系。
为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商管理系推出“三五八”计划,大力开展“商务谈判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专业课外活动,将学生课外活动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从课内课外强化实践性教学,成效显著。
      金融系
      一、总体概况
      金融系是武汉学院成立之初最早设立的系部之一,现有金融、投资、信用管理和保险等四个教研室,专任教师3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中青年博士4人(含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13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金融学、保险学、投资学
      专科专业:金融管理与实务
      三、教学特色
      金融系注重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为本,制定了“三个中心”和“一个核心”的教学管理措施。“三个中心”:全系工作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课堂为中心;“一个核心”就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现有金融实验室、证券投资实训室、投资项目决策分析实验室等实习实训教学场所,并与多个城市的多家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签署了实习就业培训协议,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积累经验的平台。
      金融系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把学校当社会,组织学生在学校开展银行业务大奖赛、证券业务大奖赛、保险业务大奖赛;组织学生编制银行报、保险报、证券报,开展专业知识、专业文化、专业礼仪素质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金融资格证书的考试,増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学生的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
      信息系
      一、总体概况
      信息系专门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相关的学科研究和教学,具有一批数学、经济学素养高、计算机数据处理、数量分析与统计分析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和数学 统计等四个教研室,专任教师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科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三、教学特色
      信息系各专业依托和借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管、法学科的综合优势,突出自身与经济、管理相互交叉、渗透的特色,以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为特点,突出职业能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外语系
      一、总体概况
      外语系现有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两个教研室,专任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社会公德,有良好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商贸、翻译和法律相关知识,具有综合实践能力,能够在经济、贸易、金融、海关、司法、教育和涉外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英语
      专科专业:商务英语
      三、教学设施
      目前我系专用语音室6个(语音设备和多媒体设备300余台)、同声传译室1个、多功能商务实训室1间,全校多媒体室70间。
      新闻传播系
      一、总体概况
      新闻传播系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硕士15人。2012年与腾讯公司联合成立了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013年新闻传播系与腾讯公司正式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联合培养网络新媒体人才。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
      三、教学特色
      新闻传播系推行教学改革新思路,实行特色教学管理模式,采取导师责任制,把本科生当研究生来培养,每5至7名学生配置一名导师,专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导师制培养模式,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在友好和谐的氛围里互相提高。迄今新闻传播系已经成功培养了三届毕业生100余人,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周刊、大楚网、电视台、报社、大学和企事业单位就业并有出色表现。
      艺术系
      一、总体概况
      艺术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及艺术教育特殊规律,“以规范管理建系,以教育质量立系,以创作科研强系,以特色优势兴系”,努力做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艺术系现有电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基础课和实习实训等六个教研室,专任教师30余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17人。
      二、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专科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三、教学特色
      艺术系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的理念,注重专业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更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以市场为依托,以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在培养途径上,由单一的学校培养向校企合作培养转变。建有设施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同时与多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的实习实训、实践教学。

专业特色

学科是高校的龙头,专业是教学科研的载体。学院着力打造专业与学科特色,大力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武汉学院设有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财政学、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等23个本科专业,和会计、法律事务等9个专科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学科门类
专业类
020201K
财政学
经济学
财政学类
020202
税收学
经济学
财政学类
020301K
金融学
经济学
金融学类
020303
保险学
经济学
金融学类
020304
投资学
经济学
金融学类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030101K
法学
法学
法学类
050201
英语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050301
新闻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050306T
网络与新媒体
文学
新闻传播学类
070102
信息与计算科学
理学
数学类
080902
软件工程
工学
计算机类
12010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20201K
工商管理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120202
市场营销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120203K
会计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120204
财务管理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120601
物流管理
管理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120801
电子商务
管理学
电子商务类
120902
酒店管理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学
设计学类
130503
环境设计
艺术学
设计学类
130504
产品设计
艺术学
设计学类
620103
金融管理与实务
经济学
金融学类
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经济学
经济与贸易类
690104
法律事务
法学
法学类
660108
商务英语
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类
620203
会计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620501
工商企业管理
管理学
工商管理类
640101
旅游管理
管理学
旅游管理类
590106
计算机信息管理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670104
电脑艺术设计
艺术学
设计学类

      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金融学(2010年,第一批)
      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物流管理(2012年)
      省级重点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
      特色专业:会计学、物流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
      优势专业: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金融学、英语、新闻学、市场营销、视觉传达设计、网络与新媒体
      根据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和集体科学论证,2011年、2013年我院对各专业全程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新方案更加突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符合培养“技能过硬、特长突出、素质优良、行为规范”、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实用型、专业化人才的需要。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院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此项工作可以起到在教学改革项目建设上的示范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目前我院精品课程有《管理案例分析》、《项目融资》、《基础课写生》、《民法学》等。
      未来十年,我院将根据湖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求,以服务湖北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获取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双赢”为导向,以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大专业建设改革,适时设置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专业,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专业体系和布局。

密码登录

手机短信登录

手机号码
密码
30天自动登录
登录

加入报考大学

助你考得好,更能报得好
手机号码
验证码
设置6~18位密码
我已阅读并接受 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注册

报考大学已全面升级,将提供更全面的院校信息与志愿填报服务,请先完善个人信息。

立即完善个人信息

欢迎进入报考大学

请选择你的考区所在地

开始使用报考大学
tel

全国咨询电话

400-100-0233

售前客服QQ 售后客服QQ
微信公众号
wx
扫一扫,最新报考资讯
微信公众号
app
扫一扫,下载手机APP
拖动左边滑块完成上方拼图